恒大租借申花球员郜林被冲撞没有VAR引发争议
在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焦点战中,广州恒大租借至上海申花的球员郜林在一次激烈拼抢中被对方球员冲撞,裁判未判罚犯规且比赛未启用VAR视频助理裁判系统,这一判罚引发了广泛争议。
比赛进行到下半场第60分钟,郜林在禁区前沿接球时被对方后卫从侧后方冲撞倒地,裁判并未吹罚犯规,比赛继续进行。由于本场比赛未启用VAR系统,裁判无法通过视频回放确认此次冲撞是否构成犯规,这一决定让恒大和申花方面均感到不满。
赛后,郜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当时确实被对方球员撞倒,但尊重裁判的判罚。恒大主帅卡纳瓦罗则对裁判的判罚提出质疑,认为在关键比赛中应当使用VAR技术以确保公平性。申花俱乐部方面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认为VAR的缺失可能导致比赛结果受到影响。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球迷和媒体对中超联赛VAR使用规则的讨论。目前,中超并非所有比赛都配备VAR系统,通常只在关键场次或重要比赛中启用。有专家指出,VAR的普及有助于减少争议判罚,提高比赛的公正性,但同时也需要考虑成本和实际操作问题。
中国足协尚未对此事作出正式回应,但外界呼吁联赛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VAR的使用规则,确保比赛判罚的准确性,减少争议。未来,中超是否会在所有比赛中引入VAR技术,仍需进一步观察和讨论。
此次郜林被冲撞未获VAR介入的事件,不仅影响比赛进程,也再次凸显了足球比赛中科技辅助判罚的重要性。如何在公平性与比赛流畅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中超联赛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